电话:13317799113
在信阳市中心城区,简直天天都会有一位老汉骑着寒酸自行车,车上带着一条板凳,板凳上一头儿固定着手摇砂轮磨刀机,一头儿固定着磨刀石。他最喜欢钻冷巷和胡同,然后时不时地呼喊一喉咙: “磨剪子,抢菜刀!”老汉名叫邓文明,本年79岁,是一位磨刀匠。
昨日上午10时50分,在北京大街一家肉铺门前,记者见到了邓文明,他其时正在为肉铺的老板磨一把砍刀。“嚓嚓嚓……”邓文明骑跨在板凳上,细心地磨着那把泛着油光的铁制砍刀,时不时停下来用大拇指指肚刮一刮砍刀的刀刃。邓文明彻底沉浸在自己的劳作中,对从身前不断走过的轿车和行人毫不留意。
大约10分钟后,邓文明将磨好的砍刀递给肉铺老板,肉铺老板则将费用递给他。“磨一把刀要多少钱啊?”记者凑上前向邓光亮问道。“这得看刀,一般是大刀10元,小刀5元。”他回答说。邓文明和记者说,当天上午他的生意不错,磨了十多把刀,挣了近70元钱。
邓文明和记者说,他在磨刀这个职业现已据守了近二十年。尽管磨刀算不上深邃的技艺,但也考究视点和力度,算得上是门传统的手工。跟着社会的开展,一些从前必不可少的传统手工现已失掉商场,逐渐封存在人们的回忆中。磨刀也相同,好像时日无多。“现在找我磨刀的要么是肉铺子老板,要么便是年岁大的家庭主妇们,很少有年轻人。”邓文明如是说,“原因有许多吧,最主要的可能是现在的刀原料更好了,不再像曾经那样归于单一的铁制品。现在的刀各种金属的都有,只需开了刃就能用,还不易磨损。”
“这个手工呀,不吃香喽!”邓文明一边拾掇东西,一边喃喃自语道。话音中,似乎有一丝不舍。